雪姬來的那一夜
The Night Yukihime Came
▍2022.12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
2023.12 台北 水源劇場
廣藝基金會第三屆表演藝術金創獎銀獎
▍演出評論/相關連結
▍作品簡介
以臺灣轟動一時的「登山領隊白凜誘拐少女事件」的真實新聞為靈感來源。
一名年輕少女和一名自稱「雪姬」的角色扮演者(coser)相約動漫展碰面後離奇失蹤。數日後,雪姬主動投案,自稱為漫畫《雪之國》女主角的她,表示動漫展結束後便已帶少女攀登北神山,二人已約好要在「雪之國」生活。然而雪姬拒絕透露二人登山路線,少女目前依舊下落不明。社會新聞記者Kimi,決定展開探查雪姬真面目的行動。
網路與社會輿論大力討伐雪姬誘拐少女的自私行為,而在不同的受訪者口中,雪姬的形象開始不斷交疊、翻轉。此時,案情急轉直下。警方宣佈已尋獲早已氣息全無的少女,而事實的真相,此時才水落石出……
▍導演 陳昶旭 的話
過去的事,影響現在,推向未來。
如同星期六日新聞台晚上「這就是你們要的真相?」
漫畫世界與真實世界的錯綜複雜,交織在現實與虛幻中,形成眾人口中所建構的真相。沒有人知道故事的全貌,但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評論,或許是先入為主,或許是偏見認知,或許是以管窺豹,或許是一廂情願。如同一座冰山,從任何角度觀看,皆會有不同的立場反射。
整個故事從流量至上的媒體導向出發,劇中記者kimi經歷了一段九彎十八拐的觀念辯證,如同一段爬山的過程,越接近山頂,越迷失方向。沿途歷經多重身分,多重視角,多重選擇,多重世界,以及源源不絕的質疑。
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份最真摯的情感,而以愛之名的行動與宣告,導致彼此眼中看到不同的結局。真相,比雪還冷,比櫻花還紅。
雪之國,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?
▍編劇 劉天涯 的話
《雪姬來的那一夜》由兩線並行的敘事脈絡結構而成。現實段落,藉由八卦周刊記者Kimi追訪雪姬的過程,探討了媒體亂象、性別認同議題。同時,我也插入了《雪之國》漫畫的敘事線,並在其中投入了我對雪姬和國中少女子晴二人愛情的想像。這是兩個孤獨的個體,努力而殘破地活著,卻因為遇到彼此而完整了生命。在這對彼此相愛,決定丟掉所有社會標籤、尋找自我救贖的年輕戀人裡,年僅十五歲的子晴,是更有勇氣的那個。
這齣戲大概是我寫過最浪漫,同時也是最殘忍的故事,如同卡薩布蘭卡之花所代表的意義:「戀人之中必然有一個人會死去,但當愛和死亡結合在一起,或許就是永恆不變的美。」
在此,我想深深感謝願意接受我訪問的coser朋友們。也感謝首演版演出後,花時間與我討論角色的觀眾朋友們,沒有你們,就沒有「水源劇場2.0」升級版《雪姬來的那一夜》。
▍製作名單
創團團長|謝東寧
藝術總監/戲劇顧問|何應權
製作人/編劇|劉天涯
導演|陳昶旭
製作統籌|丁福寬
演員|陳以恩(實驗劇場版)/余佩真(水源劇場版)、林書函、徐育慈、許照慈、陳忻、楊宣哲、鍾婕安、鍾凱文
舞台設計|趙鈺涵
燈光設計|蘇揚清
影像設計|范球
音樂設計|蔡秉衡
服裝設計|游恩揚
妝髮設計|鍾其甫
平面設計/攝影|葛昌惠
肢體設計|王珩
舞台監督|潘姵君
導演助理|丁怡瑄
舞監助理|鄭青青
舞台技術指導|羅宇辰
舞台技術人員|吳志維、沈佳賢、張晏禎、許派瑞、陳亮儒、陳賢達
燈光技術指導|劉柏漢
燈光技術人員|何佩芹、吳正文、陳昱澍、蕭雅庭
音響技術指導|樂和中
音響技術人員|陳立婷、劉邦聖、賴韋佑
影像技術人員|丁常恩、徐紹恩
服裝管理|馮汶旭、高玉欣
服裝協力|林翠娥
妝髮執行|鄒孟翰、林紹宸
行銷宣傳執行|黃萱軒
漫畫家|星期一回收日
劇照攝影|賴慧君
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版
主辦單位|廣藝基金會、盜火劇團
演出單位|盜火劇團
贊助單位|廣達電腦、國藝會
行銷宣傳協力|誠品人eslite member
水源劇場版
主辦單位|盜火劇團
贊助單位|國藝會
特別感謝|MOKRAFT 動工設計、山峸製作設計、中新服裝工作室、有夠亮有限公司、狂想劇場、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、基地書店、蓋亞文化、博客斯彩藝、輔大戲劇社、于善祿、吳倫樑、林方方、林玉珮、孫文凱、殷雪梅、真御、草月日成、陳怡靜、朱晏紅、森森Sen、詹朝創、鄭哲智、賴建岱